于仲达《北大悟道——一个北大旁听生的逆袭人生》出版
2019-02-13 13:59:05
  • 0
  • 0
  • 0
于仲达《北大悟道——一个北大旁听生的逆袭人生》出版



      目录


  第一章 在剧变的时代改变自己


  1、走进北大,我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2、我必须走出和别人不一样的路 
  3、要把自己当成泥巴不断地“揉”
  4、被某种东西锁住了的人是最痛苦的
  5、找个能打磨自己的人
  6、成功是靠改变人生固有模式取得的
  7、要把自卑心态、狂妄心态打掉
  8、要有一种独狼的战斗精神 




  第二章 既靠天,也靠地,还靠自己


  9、别人一年做好的事我做五年
  10、为那神圣的使命感而活着
  11、拒绝“愤青”式活法
  12、为人坚忍成就了我
  13、贫穷从来就打不垮一个人
  14、善用生命的低潮
  15、既然别无选择,就要积极主动
  16、生命的轨迹从来是曲折的



  第三章 失败和痛苦都是人生最好的机遇

  17、成功是“逼”出来的
  18、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19、现代人仍需要仰望星空
  20、离开因缘和条件无法成就
  21、决定人生未来三要素:智商、情商、逆商
  22、锻炼吃苦的能力 
  23、在理想和吃饭之间
  24、摘除面具直面自我的弱点
  25、找个能打磨自己的对手
  26、不努力永远不会有人对你公平


  第四章 必须要突破受限的思想

  27、跨越人性荆棘的栅栏
  28、别人没义务按你的意愿迁就你
  29、不会变通的人注定碰壁
  30、学点“光而不耀”的处世哲学
  31、学会接纳与自己不同的人
  32、追逐自由是要支付代价的
  33、以低姿态看待世间的一切
  34、写作是一种灵魂的救赎
  35、读书以能改变气质为贵
  36、在苍凉的世界中尽力而为


  第五章 背负着梦想和重压前进

  37、适当逼一逼自己的潜能
  38、不要总是抱怨环境 
  39、要想法扩大视野开拓思维
  40、用阅读不断充实自己
  41、人生是一间布满蜘蛛网的密室
  42、在险恶的世界藏拙保身
  43、爱就是在荒诞与悟空之间
  44、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环境




  第六章 “道”是人生的境界

  45、“道”是融化知识的“知识” 
  46、寻找支撑自我生命的力量 
  47、感觉太累的时候就要歇歇 
  48、在禅修的时候我回归了平静 
  49、“修行”是完善与修葺自己的灵心
  50、好心境最好是“归零心态” 
  51、心境不能太躁郁 
  52、我们需要灵魂的《香草山》 


  第七章 倾听来自心灵深处的声音

  53、活在当下,坦然面对人生 
  54、放下也是一种得到
  55、欲望往往闭锁了本该具有的理智
  56、身心难安是现代人苦恼的根源
  57、在大自然中寻找失落的灵性
  58、用省察的心来观照自己
  59、真正的快乐来自于“无我”
  60、实现自我与外在环境的统一



  附录
  相关评论
  于仲达著作
  于仲达早期作品
  于仲达近期纸媒作品
  后记

于仲达《北大悟道——一个北大旁听生的逆袭人生》出版



      这些零碎的文字要和读者朋友见面了,文字不多,但她却凝结了我在北大几年的一些学习心得和生命体悟。
  2007年夏天,我第一次来北京,宿命般地来到北大听课,一晃就是六年过去了。从S城到北京,不仅地理环境上的转换,也是心境上的转换。穿着单薄衣衫、背着挎包的我向北大走来。正是上午,火热的太阳地直射着我。路过一个拥挤而杂乱的小市场,掠过那些蒙尘的白杨树,径直走到北大南门旁。
  说到北大,我隐约与她之间有一种因缘。从2001年到2007年之间的几年里,是我心灵的沉寂期。彼时,郁闷彷徨,一度想找人交流。那是在2001年的夏季,我去安徽阜阳书店闲逛,意外地发现了钱理群的两本书,一本是《心灵的探寻》,一本是《走近当代的鲁迅》,就买了下来。回到S城以后的两年时间里,我每每夜读这两本书,就这样意外地与钱理群“相遇”了。老钱的书,第一感觉就是亲切,不是板着严肃学术的面孔出现的,可以让人领会了北大的精神,思想的活力和精神的魅力。《心灵的探寻》一书中对于知识分子弱点的剖析,当时给我“刺激”不小,该书写道:“缺乏实践、行动的机会与能力,曾经是中国知识分子最大的悲剧与致命弱点。”这鞭策我反思自己用行动来改变现实的禁锢。这期间,我又读到作家阎真的《沧浪之水》和作家赵大河的《北风呼啸的下午》。前者耐心而又细致地刻画了知识分子在现实中的困境,后者直面现实苦难的拷问,灵魂陷入疼痛的思考。有意思的是,阎真、赵大河都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我发现了他们共同的一点,无论是钱理群,还是阎真、赵大河,都是秉持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这让我有了“吾道不孤”的感觉。在当下这个日益荒漠化、物质化的现实图景中,他们的文字就像一柄尖锐的利器刺过,让我产生疼痛感。我想,我就要做这样的人。
  2003年10月接触网络后,我经常光顾关天茶舍。那时的关天茶舍虽然有些没落,仍然不失是一个讨论思想的好地方。在那里,聚集了新左派、自由主义、新儒家、新道家、新佛家和基督徒知识分子等,并且都有很多鲁迅、胡适的拥趸,讨论十分激烈,我的思想得到启发与碰撞。那是一段愉快的日子,一批民间思想者浮出水面:相似的你我、老金在线、南朵、老酷、老村、闻中、羽戈、陈愚、摩罗、梁卫星、燃烧的海水、全然败坏、梁卫星、崇拜摩罗、槟榔、邝海炎、阿啃1919、柳七门下走狗、李杜韩、默立寒江、石地……忘不了,我和老酷、陈愚等人热烈讨论知识分子生存问题时的动情与投入。后来,我也关注到临江仙、前身汉武帝、儒帅哲师三位北大人。2006刚到北京时,我和临江仙联系,他已于当年刚考上北大经济系研究生,在三角地见面以后,他给我送上刚编的刊物《风》,并说他们将定期邀请余世存、杨支柱、茅于轼、崔卫平到北大演讲交流,当时我很想听听余世存的演讲,就把地址记下了。

  后来的日子,我正式在北大听课,这才发现北大远没有我想象中的活跃,于是没有了最初时的激动。刚开始时,我甚至有些失落。因为在我的心目中,北大人都应坚持知识分子立场,有人文情怀和社会关怀,这可能也是大多数人对北大的想象。可是实际上,北大中文系开设的课程中,偏重文学史的研究,文学理论的研究,大文化思想的研究,似乎缺少文学气息,似乎距离文学远了。那段时间,我读谢冕、孙玉石、赵园、凌宇等学者的书,竟然白日梦般地怀念起80年代的北大中文系来。之后,为了安妥灵魂,我转到北大哲学系、宗教学系听课,逐渐回到本心,在哲学、美学、佛学和神学的熏洗中,消融了知识分子的价值立场曾经带给我的焦灼与疼痛,外逐的心安静了下来。
  一年又一年,仿佛又回到了S城。在庸常的岁月里我蹭课、听讲座和读书,不咸不淡的日子里漂浮着,我又重新体味到生活的反复与停滞,单调与无聊,再一次忍受住了苟活、平庸、艰难与屈辱,目睹了一些人的沉沦与挣扎,年轻的心曾经死过。北大图书馆前的白丁香花开了又枯萎了,我忽然感到了一种深深的倦怠。
  我自己,即便在S城荒寒、苍白、无助而又绝望的日子里,都没有放弃对于生命诗意的守望,这种信心支撑着我寻找亮光,我感觉自己没有真正死去。我仍然选择去生,选择隐忍,也选择韧性的斗争。
  早在北大听课时,我在某某先生的课上遇见了他的课代表,出于好奇,我偷看了北大学生的作业,隐隐感到的不安和恐惧。北大教授要求很严格,一开始就以标准论文格式来要求学生。当然,这样的要求自然不过分。但是,当教授一遍遍强调论文不能抄袭,而需要注明参考文献的时候,很多学生就养成了为引用而引用的恶习。为了证明自己“认真”读过“很多”书,以期获得更好的成绩,学生们比着谁读的书多,于是就在自己的论文里注上十几本或更多的参考文献,仿佛不这样就算不得论文。我很怀疑读书的质量。每一个读书的人在写作以前都应该问一问自己这些问题。托尔斯泰在晚年曾经给文学下过一些定义,他说:“文学意义是探究我们到底是谁?我们为什么存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世间为何会有苦难?人类为什么不能平等?
  记得早在中学时,我读过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完全扫除了那时我内心的彷徨迷惘,获得了一种坚实的存在感。每当生命出现萎靡,总会联想起孙少平在日常生活中的那种隐忍、真诚和坚忍不拔的高贵品质。我现在很怀疑,自己真的爱那些空洞的论文和讲课吗?难道仅仅是一种虚荣心的支配之下逐渐偏离读书初衷的读书和学习?我曾想读书是为了陶冶情操和变化气质。可读书如果只是让生命变得更加优柔和格式化,会不会变成一种精神枷锁呢?我说不清楚。但是,无论如何,毕竟北大给了我很多丰富的精神滋养,我有理由敬畏她。现在想想,那是一段愉快充实的日子,我和一位北大学生在一起谈国学、讲佛教、说人生,设想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阐扬传统,传播文化,启迪众生,这是我渴望的生活。
  以前做“愤青”的时候,爱激扬文字,现在回顾头来,我讨论的很多东西,远远超出了当时自己的知识和思维能力可以解决的范围。这点随着学问、阅历的增长,我已经觉悟到了。没有办法,作为欲界的凡夫,人总要为自己的愚痴负责。年龄小时,人很容易自大的。其实,我很渴望有人一阵棒喝将我敲醒。兴许现在有点小痛,有点不爽,但就其将来而言,却是我死病的大药。
  北大未名湖畔积淀已久的博大、优雅、沉郁、特立独行的气质给予正处于精神蜕变的中我的灵魂的安妥是重要的,这种气质造就了自由、果敢、卓然不群的心性,也极易让我流于孤独、躁郁、失落与荒漠,使得我不知道如何与众生的世界柜融合。不过,让我欣慰的是,通过北大学习国学,在这种坚守之中找到了一种均衡的幸福感,它让我从容,镇静,和谐,安详,自得,心灵不再沉溺于无穷无尽的困饶、焦虑、烦恼之中不能够自拔。


                                                                                      2015年5月9日



于仲达《北大悟道——一个北大旁听生的逆袭人生》出版


                                                                          后记


  这本书终于要和读者朋友见面了,文字不多,但她却凝结了我在北大六年的心血和过去近20年的生命体悟。
  早在2007年北大听课时,我在著名国学家、佛学家楼宇烈先生的课上遇见了本书的责任编辑李猛兄,他既是我的老乡,也是我在北大结识的“北大旁听生”。现在想想,那是一段愉快充实的日子,我们在一起谈国学、讲佛教、说人生,设想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阐扬传统,传播文化,启迪众生。后来,李兄做了编辑,出了很多畅销书,象北大保安甘相伟的《站着上北大》就出自他之手。有一次,他建议我把自己的北大求学经历写出来,可以给一些困惑的年轻人启迪。我虽口头答应,但一直拖着,做事多少有些拖沓,承蒙李兄督促,一直到2014年底才开始动笔,中间几次修改,正是因为他的辛苦付出,这本书才最终得以出版。
  北大静园的草坪绿了又黄,黄了又绿。转眼之间,四年已过。这些年里,是我思考问题最多最集中的,如果缺乏这个环节,我基本还是没成年,可能终生无法走出S城。
  我把这本书视为自己年轻时代的最后证明。现在仍想这样说,这是一个曾经的苦痛者写给正在困惑的年轻人看的“励志读物”。当然,它是一本关于“我执”和消融“我执”的书。
  在北大,眼前经常走过步履翩翩、衣襟飘飘的教授们。我的目光总是被他们的神态所吸引。
  最深刻的一次印象,是一次讲座上。拥挤的人群中,一位北大教授出现了,他身着青灰色长衫,宽大有裕,一身风尘的味道。他出现在人群中时,简朴大方的衣服,一枝独秀,卓尔不群,格外引人关注。他讲话时,声如洪钟,周围鸦雀无声。
  他休息时,他身板挺直,坐在坐椅上,默不作声,衣服的下摆自然下垂,有着一种特有的内省与收敛。他目光下垂,一脸和气,淡淡的微笑,秀长的手指,轻轻捻动着。万人如海一身藏,虽然独行,他无惧于此。
  北大学习,其实一种修行,能够帮助自己修正曾经迷失的我。
  学习能够帮助我深入地体会生命的实相,不只是心灵的宣泄与净化,而是升华,使人的生命丰富而活泼。
  学习知识,并不代表我们就拥有智慧。我曾对一个北大老师说:身在安徽,我会想念北大;身在北大,我却时常想起安徽。假若智慧打开,若能将智慧落到实处,身在北大与身在安徽是一样的。
  也许会有人反问:北大学习能够当饭吃吗?我会回答:北大学习固然不能当饭吃,但是能使你吃饭更有滋味。
  在北大,我有幸得到一些教授的热情鼓励,自然深深地感谢他们,感谢求索路上遇见的每一位有缘人。通过学习国学和文学,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更能了解我们的社会,看问题更全面了,自身自然得到提升。与一流学者——尤其是有思想家气质的学者“结缘”,是一种提高自己趣味与境界的“捷径”。与北大教授零距离靠近,无疑提升了我的精神视野。不仅仅是增加了知识,而且对自我、世界、生命有了新的理解。我在S城学的是“技”,而这个是“道”。
  我常想:在担当自己的责任之后,我就放下心外之物,来这里静静熏习思考,一个人能有些时间直面浩瀚的宇宙、时空,直面自己的内心,面对大化流行世界,该是多么幸福啊。
  这里,我留下自己的个人邮箱1289217154@qq.com,欢迎提出指正意见,欢迎和我分享你的人生梦想,期待和你交流。


                                                                          于仲达

                                                                            2015年5月18日

于仲达《北大悟道——一个北大旁听生的逆袭人生》出版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